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山下最后的知青

我的兵团岁月——姜万富兵团卫视

昆仑山下的职守
——上海知青姜万富

树新讲知青
1966年,17岁的姜万富支边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了一名医生,不畏困难险阻的他,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体行医送药43年。他牢固地树立了扎根边疆、服务群众的思想,用生动的实践诠释着兵团人的精神。在这期间,他成功实施了各种手术2000多例,无一例失败。故事中他与老母亲的对话感人至深,引人落泪。姜万富曾获先进工作者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是职守在昆仑山上的一颗大爱无疆的星。

本期讲述的是上海知青姜万富的故事。从17岁到60岁,姜万富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都留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牧场的第一位外科医生,他几十年做了2000多场手术,无一失败,深受昆仑山下各族人民的爱戴。

驴背医生走天涯

2009年8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海。43年前,他“少小离家”,如今归来,60岁的他“乡音无改鬓毛衰”。 


1966年7月17日,17岁的姜万富坐了3天3夜火车,又坐了整整7天汽车,才到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 


一年后,领导安排姜万富学习去做卫生员。从接到命令那一刻,姜万富就在心中立下誓言:要用一生时间去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医生。后来,牧场又送他去进修外科一年,姜万富也由此成为二牧场建场以来第一个外科医生。他非常珍惜这次进修的学习机会,没日没夜地努力,因为他知道,未来,牧场各族兄弟姐妹的生命就和他的医术拴在一起了。 

二牧场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海拔高度2200-4850米,属于高寒山区牧场。场部距离叶城县60公里,距离喀什320公里。全场总人口1452人,少数民族占74%,农业连队3个,牧业连队2个。牧业连队分布在昆仑山上,近的距离场部41公里,远的离场部162公里,以放牧羊、牦牛为主。一百多个放牧点散落在大山深处。最远的夏场骑上牲口从连部出发,要走一天才能到达,近的产羔场走一趟也要3个多小时。这里气候恶劣、生活艰苦、生产落后、交通困难、缺医少药,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单位。姜万富经常下牧点,一转就是一星期。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他们骑驴辗转近百个放牧点的沟沟梁梁,为牧民送医送药,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驴背医生”。 

远在上海的妈妈得知儿子当了医生,给姜万富写了一封长信,除了表达对儿子的挂念,最后还不忘叮嘱儿子,党培养了你,让你当了医生,那你就要记住,治病救人就是你的天职。正是母亲的这一段话,成为姜万富在日后面对艰难抉择时的一盏明灯。 


在一次治病回驻地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雪,他加快脚步,心里琢磨着,想在雪还没下太大时赶回去,走到一个半山坡时,突然脚底打滑,人顺着山坡就滚了下去,惊慌的他胡乱抓扯着想停下来,可周围没有任何可以拉扯的东西,眼看就要到悬崖边了,正好有一块大石头,姜万富侧过身子,猛地蹬了一下大石头,才稳住了身子。此时的姜万富大脑一片空白,不知过了多久,才从钻心的疼痛中清醒过来,里外穿了三层的裤子都被划破了,大腿、屁股、胳膊划开了条条伤口,血不停地往外流,印红了一大片雪地。悬崖30多米高,下面就是河坝和冰块,如果真的掉下去,必死无疑。而在姜万富数十年的从医路上,这仅仅是一个插曲,大雪封山的困境,遭遇雪崩的危机,很多故事都让人听着毛骨悚然。 

放弃返城放弃家

1980年,“回城风”也刮到昆仑山下远离城市的山区牧场,那时姜万富正和妻子回娘家浙江绍兴探亲,家人七嘴八舌地劝说他们返城,远在上海的姐姐、姐夫,也多次打电话让他回去,说只要他们有吃喝,就有弟弟一家的。可是姜万富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的事业在新疆,“上海多我一个医生不多,而昆仑山下的病人更需要我。” 

“万富啊,你看人家都回家团圆了,你们也回来吧,上海、绍兴,回哪儿都行啊。”“在哪儿不能看病?在哪儿不救人啊?你回来了不是可以救更多的人,有更好的发展吗?”“你可以不为你自己想,你也可以不为了我想,但你不能不为女儿想想啊,你就让她这么跟咱们在这苦地方过一辈子?”难得的团圆饭变成了围攻他的战场,矛盾中的抉择让他一夜不眠。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病人。天没亮他便不辞而别,拉着妻子提前回新疆。可回新疆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却再难平静,从最初的唠叨到不断升级的争吵,以致最后的离婚,妻子带着8岁的女儿离开,临走时她拉起姜万富的手说:“万富,也许你是对的,可我……哎!我们走后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没有了家的孤单,让姜万富在无数个寂寞的夜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连说句上海话都找不到人,真难受呀!不出诊的时候,姜万富就自己拉段二胡、敲敲扬琴解闷。可姜万富没有埋怨,他对前妻有的只是歉疚和感念。 

离婚后,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有的时候病人没钱看病,他就自掏腰包给病人抓药,一来二去自己的那点儿微薄收入所剩无几。他的无私敬业,打动了一位善良的姑娘,看着他过的日子如此清苦,姑娘主动给他洗衣做饭整理家务,她就是卫生所的护士赵军花。两人年纪差了十几岁,却志同道合,1985年,他们结婚了,本以为会孤独一生的姜万富再次过上了有家的日子。 


姜万富深知这些年他对家人亏欠得太多太多。前妻带走大女儿时才8岁,和现在爱人生下的小女儿10岁也被送回上海。妻子一直是他的助手,两口子夜里一起出诊,不放心把孩子独自留在家,就把她带到了手术室,几岁的孩子看到手术台上鲜血淋漓的场面,后来夜里时常被噩梦惊醒。 


1999年5月姜万富最后一次休探亲假,老母亲已是94岁高龄了,听说小儿子要回来,激动得一宿没睡,天还没亮就起来找衣服穿,精神特别好,虽然脑血栓后遗症不会说话,行动也不便,可老太太坚持自己洗了脸,把头发梳得光光的,早饭没吃就坐在沙发上等着,看到姜万富那一瞬间,腿脚不便的妈妈竟然没用人搀扶就站了起来,支支吾吾地喊着姜万富的乳名:“牛……牛宝”,姜万富立刻迎了上去,老妈妈抚摸着他的脸,深情地望着,姜万富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大姐打趣道:“咱妈老了啥都糊涂,就是一听到你的名字立刻精神。”早餐时,姜万富用勺子喂老妈妈吃,平时吃饭,总会掉一身饭粒,可今天老妈妈吃得特别像样,一粒米都没掉。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因为怕妈妈太过伤心,要离开时,姜万富特意走到妈妈跟前:“我啊,出门办点事,过几天就回来看你。”可当他走出门时,老母亲流泪了,在姜万富的事情上,母亲从来没糊涂。她早就明白,儿子这是要回去了。 


没过几个月,姜万富收到家里厚厚的一封信,像有什么预感,他还没打开信泪水就禁不住流了下来,里面夹着一块黑纱,信中姐姐告诉他母亲已经病故,又说了一些办丧事的情况,最后特意叮嘱:母亲盼望着你回上海,足足盼了33年。你最晚到退休一定要回来,完成咱妈临终前最后的心愿!姜万富痛苦万分,他流着泪向家乡的方向磕头。

永远都是一家人

2009年,姜万富到了退休的年龄,因为家人的期待,也因为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他决定回上海。消息传出,昆仑山下各族老百姓都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淳朴的维吾尔族牧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个上海人的感情。帕塔姆汗说:“姜医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家四代都是他看的病,就算他回上海了,我们也会打电话给他,一样找他看病。家里的杏干晾好了,我们就给他寄到上海去。” 


80岁的老人拜孜汗说:“我有两个孩子是姜医生接生的。我认识他时,他还是个健壮的小伙子,现在头发都白了,真舍不得他走呀!他救过我家里人的命呀!” 


吐孙姑·阿吾提哭着回忆说,当年还是孩童的她误食了冬眠灵,昏死过去,是姜医生及时施救并守候了一天一夜,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30年后,吐孙姑女儿读了卫校,能够成为和姜医生一样救死扶伤的人,是这家人对姜医生最好的报答。 

塞提江·努尔是个壮实的汉子,谈起姜大夫,眼中泪光闪闪:“他每次翻山越岭来牧点,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一起。最远的牧点在海拔4800米的地方,去一趟要走8天。我们信任他,生病了一想到姜医生,病就像好一半了。我相信他离开的时候,全牧场1500多人,还有地方上所有热爱他的少数民族兄弟,都会去送他。” 


回到上海后,姜万富的心依然没有离开那片高原。二牧场的乡亲生了病,给他打来电话,他就在电话里给他们“看病”;乡亲们到了上海,他像亲人一样接待。2009年9月,姜万富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刚回上海时,姜万富一家没有房子住,一次作报告,市领导了解到了他的情况,为他特批了一套房子。现在,姜万富在社区里为大家义诊,上海家乡人对他的医术也很感兴趣,因为他有很多偏方,都来自昆仑山下。43年的支边经历,让他为故乡带回了一颗民族融合的种子。 

最后的上海知青黄士德

叶城二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在昆仑山的一个团场。昆仑山下的静夜,最后一位上海知靑姜万富坐在我面前,我似乎听得见他的心跳,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知靑。公司在二牧场的索克龙有一处矿点,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入二牧场。在二牧场我偶尔和姜万富相识,插队知靑和兵团知靑的相识和对话非常简单,彼此的知靑经历让我们充满信任和理解。一个留守昆仑山43年的上海知靑让我感到振憾和敬佩,姜万冨也因为在昆仑山遇见曾经是北大荒知青的我感到惊讶。

人生的滋味和生命的凝望借着这深沉夜幕徐徐开启:尘封多年的愧疚,深藏心底的告白。姜万富语速缓慢,音调低沉的讲述,像老纪录片般回放,穿越他人生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一个17岁的上海知青在昆仑山的43年。岁月把他艰难中对职责与使命执著的坚守,酿成了不时在我心间滚过的一次次感动。在姜万富的天地里,他拥有最丰富的寂寞,最光荣的平凡,最朴素的感动,最无言的告诉我,他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诠释两个字职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位于偏远的昆仑山中,海拔3000米以上,气候条件恶劣。作为医生的姜万富走遍了团场上百个放牧点的沟沟梁梁。在他17岁离开上海随滚滚的时代车轮来到叶城,他最初并没有思考什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但他用43年的坚守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七十年代末是知青返城的高峰,当年一起从上海来的伙伴,陆续都回城了。远在上海的姐姐多次来电话让姜万福回去,姜万福思来想去,决定留下来。后来,前妻带着女儿也离开了,没有了家的孤单,连说句上海话都找不到人的孤独,真难受呀!入夜,不出诊的时候,就自己拉段二胡、敲敲扬琴排解寂寞。43年近15700个日子转瞬即逝,明年姜万富就60周岁了,他将退休回到生他养他的黄浦江畔,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上海。

姜万富回上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要回去了,姜万富背负的却是情难舍、义难弃的愧疚与不安。他要走了,大戈壁的茫茫旷野,昆仑山的千沟万壑,风沙荡涤留不下他的脚印,姜万富离开上海43年,矛盾中的抉择,孤独中的坚守,艰难中的执著,桩桩件件,点点滴滴,回望间感慨万千。姜万福喜欢音乐,箫、黑管、扬琴、二胡样样都拿得起来。在昆仑山的二牧场毎当夜深人静,偶尔就能听到姜万福曲调低沉的箫吟和伤感二胡曲调,这时人们就会想到这里还有一名上海知靑。叶城离上海6000多公里呀,姜万福一走就是43年!1996年回上海探亲,90岁高龄的母亲已是风烛残年,知道是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作为儿子,理应给母亲送终,但是千里迢迢…… 两年后,姜万福收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块黑纱,姜万福只能在静夜里流着泪向着东方磕头。当姜万福讲到这我也只能陪着他一起落泪了。姜万福对我说,他这一生,上对不起老,下对不起小,想必也是命运吧。


还有,在临走前,一定要去看一看,跟他打个招呼道个别,一起来的兄弟永远留在了这里。他叫沈祥福,同一天进疆,同一天到叶城二牧场。因遭遇车祸死亡,就埋在不远处的大沙包上。我陪姜万富来到昆仑山的一条沟壑傍,一堆黄沙,几只红枊,就是上海知靑沈祥福的归宿地了,黙黙无语中我们都沒有说什么。昆仑的风来了,太泠!一阵孤独的风扬起黄沙堆上的昆仑尘埃飘向远方,飘向魂牵梦萦的黄浦江......

  后续:

在姜万富即将离开新疆时,由于他的坚守和奉献,他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3年的奉献终于有了认可,60岁的姜万富拿着用43年时光换来的奖牌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浦江畔。姜万富回到上海后买不起房子,只能挤住在爱人的母亲家里。姜万富的事迹感动了上海,后来在上海市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子,女儿姜玉娇大学毕业后也被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录用。

姜万富走了,他是农三师最后一位离开新疆的上海知青。2010年全国援彊工作开始,上海的援建地点恰好在喀什。上海专门提出要援建叶城,帮叶城建一座新城和一座现代化的医院。理由之一就是当年在叶城曾经有一批上海知靑,有留守昆仑山行医43年的姜万福,有长眠于此的上海知靑……如今上海援建的新叶城已屹立在昆仑山下,一所由上海提供全套医疗设备和人员培训新医院已经在完成姜万富留下的未竞职责!

昆仑山下最后的知青姜万富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喜马拉雅、兵团卫视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文章(950篇)——推荐!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